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资源 / 正文
学术资源
中国生活质量评价、分析和预测
    发布日期:2020-11-05       阅读次数: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尽快建立强大的国内经济,中国在很长时间里坚持以生产建设为纲,人民的生活被长期置于次要的考虑范围,中国人生活水平很低,而且个体生活内容极为雷同,个性被压抑,“生活质量”是一个陌生的名词。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同时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个体生活内容变得多彩多姿,“生活质量”成了一个时髦的名词。然而生活质量并不应当仅仅是个体关心的事,它更应当成为政府的要务之一。现代国际竞争是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国际竞争的最终目标也正是提高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生活质量低的国家对个体的激励不足,从而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甚至面临人才流失的严峻考验,其国际竞争力发展的基础会受到严重侵蚀。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70年代起,在制定各项社会经济政策时,就开始重视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内容,80年代以来,无不把改善生活质量置于发展战略的首位。21世纪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世纪,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比较优势,因此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不能忽视人民的生活质量。可喜的是在我国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中已经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当第二步发展战略中GDP翻两番的经济增长目标在“八五”期间提前完成后,生活质量目标就更加突现出来,因此研究生活质量的发展状况对中国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中国的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赵彦云、李静萍

出处:《管理世界》2000年第3期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