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速递 / 正文
成果速递
构建“三维”育人体系 服务社会保障事业
    发布日期:2025-04-01       阅读次数: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政管学院”)历史悠久,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在变革求新中不断发展,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政管学院社会保障导师团队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以数智化转型为契机,构建起数智赋能、科教协同和校地联动的“三维”社会保障类专业研究生培养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贡献山大智慧。

数智赋能

构建多维育人新格局

政管学院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为高等教育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坚持以“数智融合”为方法的育人理念,持续推动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创新和教育质量提升,形成智慧教育改革系统方案,稳步推进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改革,构建多维育人新格局。社会保障导师团队主动对接数字化变革需求,引入地理遥感、大数据等新技术方法,更新课程内容,合理运用DeepSeek(深度求索)等人工智能产品赋能教学实践,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提升了他们应对数字化转型挑战的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导师团队主持的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社会保障类研究生政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进一步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团队完成的“理性整合视角下‘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教学论文,荣获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优秀教学成果报告一等奖。另外,政管学院整合来自国家、地方、高校和教师的多元化资源,邀请意大利罗马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教授来校授课,并资助研究生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学习,与国外高校合作,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实现了“引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有力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科教协同

锻造“三轮驱动”新引擎

政管学院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聚力形成“平台+团队+项目”三轮驱动的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搭建起师生互动、科教协同的新模式,持续赋能社会保障高层次人才培养。一是平台驱动、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山东大学“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这一国家统计部门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基地的平台优势,为来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提供优质的学术资源,精心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与民生保障”学术论坛和“敏政·厚生”研究生学术沙龙,使学生和社会保障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进行“零距离”的思想沟通和学术交流,激发学生对社会保障的研究与实践兴趣。二是团队驱动、协同培养。作为国内社会保障尤其是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领域的重要研究力量,政管学院社会保障导师团队逐渐形成了以“生活质量理论、方法与政策应用研究”为基础、以“分支领域生活质量与社会保障研究”为支撑的稳定研究方向,并以此为重点开展系列工作,着力凸显“生活质量与公共政策”人才培养特色。三是项目驱动、科教融汇。鼓励研究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研究团队,依托导师团队近年来承担的教育部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历史性成就与经验研究”等国家级别、省部级科研项目,先后有60余名研究生加入科研助理队伍,参与各类科研项目的数据分析、学科竞赛和学术交流等工作,并有多人独立承担校级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累计发表CSSCI、SSCI、SCI论文5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被转化为教学案例,循环推动专业课程内容更新迭代。

校地联动

打造“四位一体”新生态

政管学院立足新时代社会保障学科发展需求,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强化政产学研“四位一体”协同,前瞻性布局实践育人场景。社会保障导师团队主动对接乡村振兴、数字中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需求,联合山东莱西、莱州、章丘等地方党校,共同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深度开发长期护理险试点、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等10余个特色教学案例,为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供了鲜活的地方样本。在实践育人环节,政管学院与国家统计部门青岛调查队等单位共建5个实践教学基地,构建“案例竞赛—社会调研—毕业实习”阶梯式培养链条。近3年,政管学院组织研究生深度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新业态从业者权益保护等社会调查项目,形成的研究成果先后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全国金奖等。基于实践调研形成的20余份决策咨询报告,其中5项成果被相关部门采纳应用,彰显了山东大学政管学院社会保障导师团队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心系“国之大者”的担当精神。


作者:褚雷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01日第7版

Baidu
map